资讯内容 Content
[ESC2010]缬沙坦对于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高危患者患者具有更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KYOTO HEART研究亚组分析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作者:J. Shiraishi, T. Sawada, S. Kimura, H. Yamada, H. Matsubara
主题:心血管一级预防:干预和转归
引文: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2010 ) 31 ( Abstract Supplement ), 939
目的:左心室肥厚(LVH)被认为是一种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也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最近,KYOTO HEART研究证实以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较常规非ARB治疗更有效预防高危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Eur Heart J 2009; 30: 2461)。因此,本亚组分析旨在评价基线LVH是否会影响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对高危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作用。
方法和结果:在KYOTO HEART研究中,3031例血压未受控制的日本高血压患者(女性43%,平均66岁)随机分为以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组(n=1517)或非ARB治疗组(n=1514)。主要终点为心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中位随访3.27年。在本研究中,根据基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LVH分为两组(LVH组n=803;非LVH组n=2228)。随访期间,LVH组发生75例(9.3%)主要终点事件,非LVH组发生163例(7.3%)主要终点事件,但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存在LVH的患者中,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n=399)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5.8% vs. 12.9%;HR 0.45,95% CI 0.28-0.72)及新发心绞痛或心绞痛加重发生率(1.0% vs. 4.0%;HR 0.25,95% CI 0.09-0.75)均显著低于非ARB治疗(n=404)。而对于未合并LVH的患者,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n=1118)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5.5% vs. 9.2%;HR 0.59,95% CI 0.44-0.81)及卒中发生率(1.5% vs. 3.0%;HR 0.51,95% CI 0.29-0.91)均显著低于非ARB治疗(n=1110)。随访期间,各亚组患者临床基础情况及平均血压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无论是否合并LVH,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均较非ARB治疗更有效预防高危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此外,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对于合并LVH患者事件降低的比率远大于未合并LVH的患者,说明与未合并LVH的患者相比,合并LVH的高危高血压患者从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中心血管获益更多。
评论发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