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性血栓切除术后的结局可能受血压(BP)影响。近日,Stroke杂志发表一项最新研究,评估对比了行机械性血栓切除术后的患者全身麻醉期与清醒镇静下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SIESTA(血管内治疗卒中的镇静与气管插管研究)是一项涉及BP目标变量的机械性血栓切除术中比较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的单中心随机试验。研究事后分析中,血压测量分为4个阶段:介入前,再通前,再通后和介入后。研究者检测了BP与预后的关系(通过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的改善确定)。
结果发现,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从基线到干预的不同阶段和24 h后NIHSS变化不具有相关性。只有基线舒张血压与NIHSS改善减少相关(β= 0.17,P<0.01)。3个月时,血压下降与改良Rankin量表变化无关。清醒镇静组,只有基线平均动脉压干预前阶段显示,与24 h NIHSS变化较小具有相关性(β= 0.16,P<0.01)。然而,单独分析时,任何血压测量的差异与全身麻醉或清醒镇静组24 h NIHSS改变和长期预后均无相关性,这与整个队列研究中的发现一致。再通前的介入过程中丙泊酚剂量(β= 0.84,P= 0.04)和去甲肾上腺素(β= 1.87,P=0.01)与24 h NIHSS改善减少相关。
研究者指出,临床实践中,为避免BP极端情况的发生,全身麻醉和清醒镇静严格按照方案执行。该研究结果表明,介入前BP下降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或长期预后无关。
参考文献:
Silvia Sch?nenberger, Lorenz Uhlmann, Matthias Ungerer,etal.Association of Blood Pressure With Short- and Long-Term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Stroke Thrombectomy.Stroke. May 2,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