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内容 Content
2009年美国肺高血压专家共识的中国专家解读(一)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肺动脉高压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动脉高压 (PAH) 的研究虽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其详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有两点国内外专家比较肯定:第一,肺动脉高压即可是肺小动脉原发增殖性疾病,也可以是临床很多心、肺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重要病理生理过程,但共同特点都可因肺血管床面积缩小而导致肺循环血流通过受限,从而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第二,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不能以单一的病理生理理论来解释,而是涉及细胞异常、分子介质和遗传因素等多个途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小板等多种细胞异常参与其形成,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衡促进其发生,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 类似于癌症和动脉硬化。因此PAH病因目前更倾向于 “多次打击学说模型” 。 近年细胞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对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也带动了治疗学进步,推动了PAH治疗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如:前列环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另外丙酮酸脱氢酶、5-羟色胺载体、抗凋亡蛋白生存素以及一些转录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和电压门控性钾通道)都是将来新药研发的着眼点。血管活性肠肽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进入早期临床研究阶段。
组织病理学
PAH是一种肺小动脉(也称“阻力动脉”,因为它们调节肺的局部血流)受累的血管疾病。肺动脉病主要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中膜增生肥厚、内膜增生、外膜增厚以及局部血栓形成,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个别患者可能具有上述所有病理特征,并且病变的分布可能是散发或局部。除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外,PAH血管病变的发展过程由于难以获得成年患者标本还有待于
上一页 [1] [2] [3]
评论发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