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ESC2009]RE-LY® 研究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09/9/30 16:00:00    加入收藏
 关键字:RE-LY 

    要点
    1,RE-LY® 研究是迄今为之最大规模的针对房颤 (AF)临床转归的研究,总共入组44个国家的18,113名患者。1
    2,RE-LY® 研究显示,新型口服凝血酶直接抑制剂达比加群酯(Pradaxa®)的疗效优于华法林。1
    3,RE-LY® 研究显示达比加群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无任何肝毒性证据。1


    研究背景

    控制良好的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如华法林)能够有效降低卒中风险达67%,降低死亡风险达27%。2 但是,由于维生素K拮抗剂类药物存在使用限制,在应该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仅有51%真正接受治疗3 ,其中不到一半的患者达标到治疗性INR区间之内。4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有效、安全、使用方便、且无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限制的口服抗凝药物以满足临床需求。

    主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及全身血栓栓塞预防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否与控制良好的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华法林)相当。

    研究设计
    RE-LY® 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针对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III期临床研究,共在44个国家的超过900个研究中心入组18,113名患者。5
    1,平均治疗周期为2年,随访周期至少1年。
    2,与其他研究不同,RE-LY®研究纳入了相同人数的曾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和未曾接受过抗凝治疗的患者。

 

    PROBE研究设计的优点

    (Prospective, randomized, open-label, blinded-endpoint,即前瞻性、随机、开放标记、盲终点)
    III期临床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新型疗法与现有标准治疗置于真实的临床环境进行比较。当现有的标准治疗须进行监测或进行剂量调整, 如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那样,合理的做法就是采用开放标记的研究设计并予以相应控制。

    在RE-LY®研究中,采用开放标记的PROBE设计,同时进行严格控制以尽可能减少偏移,更有可能反映出达比加群酯与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真实差异,也更能体现达比加群酯在日常治疗中的真实表现。

    尽管在接受达比加群酯或华法林治疗患者分组方面未采用盲法设计,但是:
    1,结果是客观、明确和具有临床相关性的。
    2,结果评估对所有研究者、管理中心成员、执行委员会成员、指导委员会成员、事件评估委员会成员和资助方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均采用了盲法。
    3,所有主要和次要研究终点均由独立的评审委员会进行了盲法、重复评估。

     RE-LY®研究结果
    RE-LY®研究的主要终点达到了非劣效性评估目的并且进行优势评估。1 达比加群酯150mg或110mg,每日两次给药均显示临床优势:与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酯150mg每日两次能显著降低卒中和全身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则与华法林相当。达比加群酯110mg在降低卒中和全身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方面与华法林相当,且与华法林相比能显著降低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主要结果:

    与控制良好的华法林治疗相比:1
    1,卒中和大出血: 达比加群酯150mg每日两次显著降低卒中和全身血栓栓塞风险达34% (p<0.001),且不会增加大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达比加群酯110mg 每日两次在降低卒中和全身血栓栓塞发生风险方面与控制良好的华法林治疗相当,且能将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达 21%  (p=0.002)。
    2,出血性卒中: 达比加群酯150mg和110mg 每日两次分别能够显著降低出血性卒中风险达 74% (p<0.001)和69% (p<0.001)。
    3,全因死亡: 达比加群酯150mg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达12% (p=0.047)。
    4,肝酶水平增高: ALT/AST增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发生率低,在各治疗组中的发生率相似。

References

1.Connolly SJ. A randomized trial of dabigatran, an oral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 compared to warfarin in 18,113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t high risk of stroke. Oral presentation, ESC Congress 2009, Hot Line I 30 August 2009
2.Hart RG, Pearce LA, Aguilar MI, et al. Meta-Analysis: antithrombotic therapy to prevent stroke in patients who have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Ann Intern Med 2007;146:857-67
3.Hylek EM, D’Antonio J, Evans-Molina C, et al. Translating the results of randomized trials into clinical practice. The challenge of warfarin candidacy among hospitaliz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Stroke 2006;37:1075-80
4.Samsa GP, Matchar DB, Goldstein LB, et al. Quality of anticoagulation management among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results of a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 from 2 countries. Arch Intern Med 2000;160:967-73
5.Ezekowitz MD, Connolly S, Parekh A, et al. Rationale and design of RE-LY: Randomized evaluation of long-term anticoagulant therapy, warfarin, compared with dabigatran. Am Heart J 2009;157: 805-10

相关视频

 
京ICP备15014970号-5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2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